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马季临时换节目斗急智

马季与徐惠民2000年摄于北京
  12月20日是我的生日,偏又是马季老师的忌日。
  2006年的这一天中午接到韩劳达传达的噩耗,马季心脏病突发走了。
  尽管那正是我忙碌的时节,但出于对马季老师的崇敬,再忙也必须放下工作,与韩劳达结伴往北京奔丧。
  认识马季老师是在1989年的春季。那时马季和赵炎首次到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演出。马季把欢笑带给观众,但一些有欠妥善的安排却令他恼火。
  据马老师晚年的回忆,当时把重点放在同台演出的台湾急智歌王张帝身上,宣传只提到“还有大陆歌星刘欢等”,把他们堂堂艺术家归在“等”里头!张帝独占二楼的化妆间,马季等则在后台坐冷板凳。
  公平地说,厚此薄彼的责任不在张帝,是接待者惹得马季发火了。经一番交涉才连忙引他们也上化妆间去。
  张帝以歌曲回答观众提问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受欢迎,马季心想要是压不过他,这口气争不回来,便临时改用即兴表演的节目《百家姓》,也让观众提问,无论什么字,字头咬字尾,不出十句都能接到百家姓的“周吴郑王”四字上去。结果叫好声不绝,马季这才感到吐气扬眉。
  除了春节的户外演出,马季、赵炎还到电视台录制《笑一笑少一少》系列节目。由于我任职丽的呼声有所不便,又考虑他们众多拥趸必定日夜围绕,便不去打扰。
  不料有位丽的话剧组的朋友罗爱甜(后来她成了唐杰忠的女弟子)送了我的一本相声集给马季,他看过之后究竟有何评价我不得而知(后来他给我题词“此处无声胜有声”,也没说是何意。)但主动抽空约见,我这才抓紧机会背了录音机到他们下榻的饭店作了采访。
  几个月后丽的呼声派我到北京争取主办相声演出,没想到马季竟亲自接机。
  那时北京正发生“春夏之交那场风波”,为满足我出于好奇的要求,马季陪我和家人往天安门广场兜了一圈,在车上也慨叹了几声。
  马季安排好说唱团的领导与我洽谈,自己要飞四川演出去。
  第二天早晨出门时,饭店柜台人员说马季天没亮就来过了,怕打扰我休息,留下个密封的大信封给我。
  打开一看我怔住了,里头竟塞满了四千元现钞!原来马老师担心我身上没有人民币,让我先拿去花。
  马季老师对人那样细心那样关照,那样热情那样提携,此所以包括我在内的数以千计的人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他最后一程!


文/徐惠民
原载2010年6月28日新加坡《新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