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禹黎朔早留退路

禹黎朔与徐惠民1981年摄于新加坡丽的呼声直播室
  我16岁便参加丽的呼声华语话剧研究组,开始在电台活动,照说应该很早便接触流行文化。
  其实不然。丽的呼声虽是传播流行文化的商业电台,它属下的话剧组竟是宣扬进步思想的文艺团体。少年的我便常听人说流行歌曲净是靡靡之音,荼毒青年。
  但,被丽的呼声吸收当播音员后,职务逼我非与流行文化打交道不可。幸好,踏入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没有以往那么“灰黄”,台湾校园民歌正兴起,本地新谣正起步,歌坛正注入一股较清新的气流。
  那时台湾涌现不少新星,在我负责主持特约节目的宝丽金公司旗下便有好几位,禹黎朔是其中之一。
  禹黎朔是她的本名,虽有点男性化却不俗气。她的歌声也不俗气,由于从小受过声乐训练,唱起流行歌曲来带有艺术歌曲味道。
  “你是怎么踏入歌坛的?”对于初次见面的歌星总免不了问这一句。“很偶然的……”许多歌星回答时都这样开头。
  而禹黎朔是名副其实的偶然,她是以一曲《偶然》击败六千参赛者,赢得台湾歌林公司在1977年主办的歌唱比赛总冠军,获得歌星合约。可她没立即放弃原本要当护士的志愿,在护专毕业后才转向歌唱事业发展。
  禹黎朔有着略带幽怨的特殊嗓音和气质,虽有部分人并不欣赏,但她的《人在黄昏里》、《我歌我泣》、《寻梦的孩子》、《小楼的心声》等歌曲一经《宝丽金之声》节目介绍,都能立即流行一时。
  在电台还允许播放方言歌曲的年代,我特别爱播禹黎朔的闽南语版《我与寒星》。那十分悲凉凄楚的款款倾诉,有别于以往那些俗不可耐的哭腔,令人耳目一新。这首歌也就成了禹黎朔的转捩点、代表作。
  《我与寒星》唱响之后再有同样是双语版本的《请你听我讲》,原籍湖南的禹黎朔竟唱红了台湾新歌谣。食髓知味,唱片公司接二连三依样画葫芦,一首歌唱两版本成了禹黎朔的特色,俨然双语歌后。
  见到禹黎朔本人,觉得她十分清新亮丽,却不明白为何她终归是歌红人不红,1983年出了《谁人了解我》之后便告别歌坛。
  禹黎朔早就说过,对于当个红歌星并不奢望,原本就答应表哥到他医院去当护士。她早就给自己留好退路了!

文/徐惠民
原载2010年7月28日新加坡《新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